2013年12月10日星期二

[29WK 6D] 哺乳樂 @10.12.2013 (有便便圖,不喜慎看)


「初乳」的好處

對寶寶的好處>

「初乳」含大量抗體、活免疫細胞,是寶寶的第一道「天然疫苗」。除含有抗體外,還有:


  • 豐富的維他命A,有助寶寶抗病
  • 生長因子,促進腸臟發育
  • 輕瀉作用,幫助寶寶排出胎糞,減低出現嚴重嬰兒黃疸的機會
  • 母乳有助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
對媽媽的好處>
  • 母乳餵哺能消耗更多的卡路里,有助媽媽減輕體重
  • 母乳餵哺有助降低媽媽患上乳癌、巢癌及有助骨骼保持健康
  • 有更多親子機會和接觸
  • 不用另購奶粉,可節省家庭開支

怎樣知道初生BB吃得夠?
  • 「初乳」分量很少,每餐約 7 毫升
  • 吃奶後,表現滿足
  • 首2至3天:全吃初乳的BB,每天只會有至 2~3 塊濕尿片
  • 第3至4天 (上奶期後)每天最少有6塊較濕尿片,小便透明或淡黃色
  • 出生約 1 至 2 週後,寶寶的體重會逐漸增長。在首 4 個月,每月增長最少0.5公斤
  • 滿月前,每天最少排出 3次大便
  • 在首五天內,從排出胎糞變為排出黃色大便

餵哺母乳的進程
    「初乳期」 - 首 2 ~ 3 天:
  • 初乳份量很少 --> 不會感到乳脹
  • 有助在「上奶」前學會協調吸吮、吞嚥和呼吸的技巧
  • 每天只會有至2~3 塊濕尿片
  • 胎糞:呈芝麻糊黑色、具黏性的糊狀
    「上奶期」 - 約第3 ~ 4 天:
  • 奶量開始增多 --> 有乳脹感覺
  • 「初乳」 --> 「成熟乳」
  • 按需要吃奶,每天約 8 至 12 次
  • 每天最少有6塊較濕尿片
  • 小便透明或淡黃色
  • 胎糞排清後,便便開始轉為黃綠色的糊狀物
    首第 5 天 至 滿月:
  • 於 5 天內排出黃色大便
  • 第 6 ~ 7 天:寶寶腸道發育中,便便轉為咖哩黃色的糊狀物
  • 第 2 ~ 6 星期開始:寶寶進食漸趨穏定,會排出未被吸收的營養物質,再加上胃酸後便便會呈墨綠色的糊狀
  • 滿月前,每天最少排出 3次大便
  • 大部份寶寶出生後6個月較出生時體重增加2倍,一年後更達至3倍。

怎樣儲存擠出的母乳?
存放溫度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儲存時間
室溫 (25 - 37C)            4 小時
雪櫃
冰格 (-18C 或以下)     3 個月


冷格 (2 - 4C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5日
冰袋加冰種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4小時

*注意:
切勿用微波爐或煮食爐加暖母乳,否則會破壞母乳的營養,更有機會因熱力不均勻而灼傷寶寶。

每次應該餵哺母乳? 一般而言,初生的嬰兒會用較長時間吸吮母乳,但每餐不斷吞嚥的吸吮(而非含著乳房睡覺)通常不會多於30分鐘。






便便參考圖
 
圖一:胎糞:呈芝麻糊黑色、具黏性的糊狀

 
圖二:純母乳餵哺嬰兒的大便。圖中的大便呈芥末黃色,質地如泥漿般。

 
圖三:配方餵哺嬰兒的大便。顏色由黃色及綠色混合組成,當中有較大的粒狀物,是未能消化的奶粉。


部份資料由 香港母乳育嬰協會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